微腐败警示录
“搭车”乱收费
典型案例:
某市文广新局下属的印刷协会负责人黄某,与协会其他领导商议,想从印刷企业弄些钱,用来弥补活动经费不足。于是印刷协会借文广新局下派的部分职能之便,在印刷企业经营许可证年检和产品质量认定过程中,利用工作便利,先后巧立名目收取年检换证工作会务费、签署年审意见会员费和产品质量评审费等3项费用,不交纳费用的不予办理年检和产品质量认定。印刷企业虽有意见,但顾虑印刷协会和文广新局有监管审批权,不敢得罪,只好如数交纳。2011年,印刷协会总计违规收费18390元。此事后经网络曝光,在网民和群众中造成了消极不良影响。
案例剖析:
本案是一起违规乱收费的违纪案件。 采用暴力、胁迫等强硬手段进行乱收费 、乱摊派、乱罚款,或擅自征收、征用财物的举动,属于强令他人履行非法定义务的行为。 其特征是“乱”,是没有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规定许可的行为,实质上是“图利”,是行政中的利益驱动,是一种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的表现。 以本部门的权力为本部门增加收入,积累财富,这是一种不正之风,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侵犯党和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破坏党群关系、 干群关系,将会激化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的对立情绪,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本案中,印刷协会借年检和产品质量认定之机,强行向印刷企业搭车乱收费,是对权力的滥用,侵害了群众利益,违反了群众纪律,应当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廉政提醒
乱收费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一大顽疾,也是影响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之一。近年来,党和国家加大了纠正和冶理力度,此类现象有所收敛,但还未根除,治理任务仍然繁重。
目前乱收费有七大顽疾: 一是前纠后犯。一些乱收费行为是检查呼声高时“销声匿迹”,“风头”过后又“死灰复燃”,屡纠屡犯。二是打擦边球。一些收费项目虽已明令取消,但受利益驱使,一些部门和行业公然视禁令于不顾,变换手法、变着方式进行乱收费。三是瞒天过海。一些收费项目已取消,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大,群众知晓范围小,加之一些地区由于“山高皇帝远”,导致一些收费项目还在“明目张胆” 地收取。四是搭车借道。如一些自愿交费项目,行业主管部门为了扩大收费“成果”,堂而皇之地在一些业务审批中把一些自愿交费项目作为附加条件,变自愿交费为强行收费。五是乘人之危。一些公共服务部门无视群众疾苦,在群众急需服务和帮助的时候不是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而是站在部门和行业利益一方大打“盈利牌”,在群众的“救命钱”和“救急钱”中乱收费,让群众“嗑掉牙齿往肚里吞”。六是强行服务。少数部门和行业借自身行业垄断的独特优势,以居高临下之势在行业服务中强行搞一些“霸王服务条款,让消费者不想要也得要。 七是漫天要价。一些服务行业,缺乏规范的定价机制,往往小小的服务能要出天价,让人瞠目结舌。
造成乱收费的主要原因有的是政府投入不足,有的是部门利益驱动,加之监督管理不严,让一些部门和行业钻了空子。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投入,如教育、医疗服务等公共事业,给予足够的经费保障,使这些单位和行业不用乱收费。另一方面要强化宗旨意识,进一步规范政府服务行为,使这些单位不愿乱收费。再者要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行为,让乱收费行为无处藏身。
(纪检监察审计室宣,摘编自《微腐败警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