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腐败警示录 借采购之机拉赞助

发布时间:2020-07-10            字体大小:  

微腐败警示录

 

借采购之机拉赞助

 

典型案例:

 

某国有医院在采购联合集中招标中标药品时,要求各供应商“自愿(签订协议)”给予一定额度的“赞助费”,否则不予采购。一般的药品2000元/种,抗生素、心血管药物按采购价的10%收取,大输液按每袋0.6元收取。2011年以来,该院共收取70万余元“赞助费”,均存入医院财务账户,统一管理和使用,主要用于医院硬件改善和医疗设备购置。

 

案例剖析:

 

本案是一起以赞助为名的单位索贿案件。所谓单位受贿,根据刑法规,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公司)、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或者非法收受、变相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目前单位受贿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一是索取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二是非法收受、变相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三是在经济往来中,在账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四是因索取财物未遂而对下属单位、客户刁难报复,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行为。本案中,某国有医院在采购联合集中招标中标药品时,要求各供应商“自愿(签订协议)”给予一定额度的“赞助费”,否则不予采购。实际上,不缴纳“赞助费”就不子采购的行为属于强行索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这是种变相的索贿。由于收取的70万余元“赞助费”,均存入医院财务账户统一管理和使用,未被个人私分,应认定为单位受贿。依照有关规定,应当对该国有医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相关纪律责任和法律责任。

 

廉政提醒

 

“拉赞助”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比较常见。特别是一些国有事业单位为了弥补经费不足或是为了给职工谋取福利,会变着花样向一些与单位有利害关系和业务关系的企业、个人拉赞助。

主要表现形式:一是利用单位挂牌、乔迁或节日庆典之机到处“化缘”,被请单位碍于情面只得出钱。如:某单位利用单位乔迁至新的办公楼,收受“喜钱”高达十几万元,教育系统个别学校利用“教师节”“儿童节”等法定节日,收受单位送来的“赞助费”5万多元;二是利用领导个人关系拉赞助,以弥补本单位的经费不足或其他开支事项。如:某单位领导利用个人关系,向乡镇或企业开口,利用“赞助款”等各类名目,每年收费十几万元;三是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凭借职权向单位乱收乱摊,被收单位有的迫于无奈只好出钱,有的为了他们在执法时手下“留情”甘愿出钱。如:市直某执法部门每年仅企业、个人送的“人情费”、“关系费”就高达四五十万元。因为这些单位免不了或多或少地存在工作不到位或者违规违纪现象,以小额的赞助费避免被通报或受到大额的违规罚款处理,所以这种赞助就成了一种“默契”;还有一些职能部门为企业、为群众服务本来是分内的事情,但不给赞助就不作为或少作为似乎已成了一种潜规则,这些做法不但使财政预算流于形式,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执法公正和机关形象,甚至导致腐败现象的发生。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这些单位领导官僚思想作祟,法律意识淡薄。有些领导干部对这些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认为索要赞助不损害公家利益,反而是为公家谋福利,算不上什么大事。认为收了钱只要没放到自己的腰包里就不属违法。二是财政拨款不到位。这些单位往往以此为理由,到处乱收乱要。三是通过走财政专户使之合法化,有意掩盖问题的本质。四是检查和处罚力度不够。有的监督检查机关因考虑到各部门的经费问题,对收取赞助费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获得国有单位的订单和其他利益,也愿意以赞助的形式给国有单位输送利益。殊不知,这些赞助有的已经超越了法律的底线,变成了单位受贿。法律规定,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从事职责范围内的公务活动,必须廉洁奉公。以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公司)、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集体的名义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尽管打着“公对公”、“为集体谋福利”、“未装个人腰包”的幌,但不仅改变不了索贿、受贿的实质,而且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了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公司)、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声誉,干扰了机关、团体、国有企业(公司)、事业单位的正常管理活动。

对这些行为,必须严肃治理。一是财政部门应进一步核实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并保证经费拨付到位,满足其正常办公需要,杜绝其以此为借口收取赞助费。二是对单位支出要加强监管,促其按照国家规定的资金使用范围及开支标准使用资金,严格控制各项支出,提高资金使用率,对超出预算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三是各监督检查部门要加大对赞助费的检查和处罚力度,一旦发现有收取赞助费的问题,一律作为乱收费进行处理。四是对支付赞助费的机关事业单位也要予以处理按支付的赞助费数额扣拨其下月经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乱收赞助费的问题,也才能杜绝用公款送人情、搞赞助的不良现象。

 

(纪检监察审计室宣,摘编自《微腐败警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