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纳米工程材料或纳米技术潜在的职业健康问题——《纳米工程材料或纳米技术相关用人单位职业卫生防护指南》标准框架研讨会纪实
发布时间:2012-02-06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随着科技进步,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纳米技术可能对一系列经济部门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如能源生产、健康产业、化妆品、信息技术、纺织业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纳米技术市场增长趋势明显,据预测到2015年,全球纳米相关产业将有200万个工作岗位,创造1万亿美元产值。纳米工程材料的潜在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也正日益引起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不仅纷纷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学研究,也开始建立相关的法律和标准。为了积极应对纳米工程材料可能产生的职业卫生问题,卫生部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于2011年将《纳米工程材料或纳米技术相关用人单位职业卫生防护指南》列入职业卫生标准制修订计划,以期对生产或使用纳米工程材料的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防护提供技术指南。
为顺利完成此项工作,起草组于2012年2月2日在职业卫生所组织召开了纳米工程材料在健康、安全、环境等方面进展的学术交流和《纳米工程材料或纳米技术相关用人单位职业卫生防护指南》标准框架研讨会,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等单位的纳米相关多学科专家及项目承担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以下简称职业卫生所)的相关人员近2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项目负责人职业卫生所张敏研究员主持。
作为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健康、安全和环境标准化工作组副组长的张敏研究员、陈春英研究员和委员贾光教授分别介绍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工程纳米材料安全方面的工作”、“纳米材料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及发展策略”及“纳米技术应用行业职业卫生”。同时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电洪教授介绍了“我国纳米标准化工作进展”,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吴晓春研究员介绍了“纳米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制备过程中的调控规律和计量定值”。会议中,职业卫生所张敏研究员还应会议代表要求,详细介绍了职业卫生标准体系、职业卫生标准的研制原则、程序、法律要求以及进展等情况。
经过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会议确定了下一步具体工作计划和产出目标,并建立了包括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生物医学、纳米毒理学、遗传毒理学、医学信息、职业卫生检测检验、纳米材料检测与标准物质制备、标准管理、流行病学等多学科组成的研制队伍。(信息与政策研究室供稿)
附 件: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