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吃减肥药有哪些毒副作用?
字体:【大】 【中】 【小】发布时间:2014-05-08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减肥药作用机理就明白了。市场上常用的减肥药主要有食欲抑制剂和脂肪吸收阻滞剂两类减肥药物。
食欲抑制剂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兴奋饱食中枢,使人产生饱腹感,从而抑制食欲,减少能量的摄入来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这类药物以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氛氟拉明,近年来由于出现服用该药后有瓣膜性心脏病和肺动脉高压等严重毒副作用而致死的病例,已在全球禁用。现在使用广泛的为西布曲明,据报道有明显的减肥效果,但也有神经功能失调,血压升高等副作用,在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肝及肾功能损伤、孕妇、哺乳妇女等人群中禁用。安非拉酮也是中枢性食欲抑制药,其不良反应主要是易激动、失眠、头晕、头痛、血压升高以及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还可产生欣快感,并且有一定成瘾性。
脂肪吸收阻滞剂:常用的是奥利司他,这是一种新型的胃肠道胰脂肪酶抑制剂,药物在肠腔中与脂肪酶结合后,使脂肪酶失活,食物中的脂肪就难以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可吸收的游离脂肪酸,只能从粪便中排出,由于减少了脂肪的吸收,长期服用就可以达到控制和维持体重,减少体重反弹的目的。但也有一些因脂肪吸收不好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如粪便中含有大量脂肪或油状液体、大便失禁、腹痛、恶心呕吐、腹部胀气等,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从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减肥药都有一定的减肥效果,但同时都有明显的副作用,而且如果你只是轻微超重,只要能够适当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根本无须服用减肥药就可以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对于那些明显超重的肥胖者,也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在饮食、运动、行为等疗法基础上,再辅助药物疗法或其他疗法如手术治疗来控制体重。如果单纯使用药物来减肥,即便在一定时期内达到了目的,一旦停止了服药,体重又会马上回升,长期服用又会带来大量的副作用,反而得不偿失。对于那些局部脂肪比较多或是体形较差的人来说,服用减肥药物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只有合理的运动才能达到改变体形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