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2-12-24 字体大小:[] [] []

     我国有错蝎(东北蝎)和问荆蝎(全蝎)两种毒蝎。
     毒性:毒蝎在其腹部尾端末节有一上屈呈钩状的毒刺,内有毒腺,分泌透明无色的神经毒蛋白,呈酸性,溶于水及乙醇,对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对心血管有兴奋作用。其它有毒成分为制溶血素、出血毒素和凝血素。
     中毒表现:皮肤被蝎子螫后,螫伤处皮肤红肿、灼痛,中央可见螫伤斑点,内有钩形毒刺,局部麻木,起水疱,甚至坏死;螫伤1~2小时后可出现头昏、头痛、流延、流泪、畏光、恶心、呕吐、出汗、呼吸急促,口、舌肌麻痹、斜视、全身肌肉疼痛,并呈痉挛性麻痹。严重者出现惊厥、昏迷、呼吸停止。少数患者可有脉缓、寒战、血压升高、尿量减少等。
     紧急处理:立即取出毒刺,同时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尽快到医院就诊,及时切开螫伤处,清除毒液及进行其它局部及全身治疗。
     中毒预防:在有毒蝎分布的地域工作或行走要穿高腰鞋、长袜、长裤,裤脚要扎牢。不要激惹蝎子。蝎子养殖户要在有防护的前提下工作,备有中毒救援设备。

公众互动

危险化学品手册查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相关链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版权所有 版权与免责声明    京ICP备08003914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29号    邮编:100050